2005年11月22日星期二

文化 A22 大公報 何俊輝
2005-11-21

藝術賞析《你咪理,我愛你,死未!》好笑又有內涵

風車草劇團製作的《你咪理,我愛你,死未!》,是一齣笑料密集、效果出色的瘋狂喜劇,它的好笑程度足以跟《麻甩騷》 (劇場組合) 、《喜尾注》 (香港戲劇協會) 、《東宮西宮 (系列) 》 (非常林奕華、進念二十面體) 等筆者心目中的本地經典喜劇媲美。觀乎台下的反應,除了其中一、兩場較靜態、感性的戲份外,整個演出中,現場觀眾都有此起彼落的笑聲、掌聲、歡呼聲,氣氛熾熱得像個大派對。

四人演六十五個角色


《你》劇有一個有趣的演出結構──全劇共有二十一場戲,等於二十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有兩至七個角色,整個演出的角色總數為六十五名。飾演六十五個角色的演員,卻只有梁祖堯、湯駿業、邵美君、楊詩敏四位,換言之,一位演員飾演十多個角色,這情況不禁令人聯想起早前詹瑞文於《男人之苦》中一人分飾四十多角 (實際上,四十多角中約有一半是預錄在錄像片段裡,詹瑞文在台上只比《你》

劇的四位演員多演數個角色) ,兩個製作同樣以多樣化的演技、服飾、道具和情節表達方式,各出奇謀地把每個角色的特質模仿得似模似樣,模仿時的誇張、趣怪、神經質、敢作敢為 (包括無視或顛覆社會禁忌) ,以及角色之間的差異,均是令觀眾大笑、喝采的笑位。

演出中那些令觀眾雀躍的戲份,是靠劇團肯花錢製作、肯花時間排練,以及台前幕後每一個細節都配合得宜換來的。

《你》劇幾乎每場戲都有一首歌,並在歌詞和演員唱腔上弄出許多笑位。

王祖藍的填詞方針跟梁祖堯的翻譯方針,顯然皆是將《你》的原著《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變成一齣充滿香港地道幽默感,能教本地觀眾共鳴的喜劇。

唱腔急變逗觀眾發笑 當筆者聽到兩個女人唱出其跟男人初次約會的感覺時,祖藍的歌詞就屢次以「吹水」這個港式說法來Highlight (彰顯)戀愛/ 拍拖的開始往往就是滿口謊言,而兩位演員唱出真心話時,其唱腔與她們唱一大堆謊言的唱腔完全不同,這轉變剎那的突然、突兀,不禁令台下曾/ 愛「吹水」的觀眾共鳴地狂笑。

《你》劇也是一齣相當有內涵的戲。劇中有二十一個獨立的故事,筆者覺得每個故事或多或少都表達一些信息,雖然每個故事的人物、內容、意圖,都看似不同,但若果宏觀地觀察二十一個故事,便會發覺整個演出是有一條完整的脈胳,把人生中各個階段的感情路、成長路呈現出來,而每個故事的角色也似乎在學習戀愛、學習跟別人相處、學習面對生命的喜與悲,好像演出中的頭幾個故事是談找拍拖對象、戀人初相識的適應期,而中間幾個故事則是談結婚、婚後的家庭生活,最後幾個故事明顯是談感情破裂、老年的情路。

買一張戲票就能得到樂趣,又看到許多值得作進一步探究的人生課題,《你》劇真是物有所值。

2005年11月2日星期三

好喪好玩觸及心靈的音樂劇

好喪好玩觸及心靈的音樂劇
--風車草劇團的《你咪理,我愛你,死未!》
周凡夫

儘管《”你咪理,我愛你,死未!”》是在美國外百老匯演出了九年的《I love you,You're perfect,Now change》的中文版,但這顯然是2003年成立的風車草劇團「以不同形式創作具有本土特色及與香港人心靈緊扣的『有機』劇場作品」,也是該團繼《月影 寒松》,和《風吹憂愁散》後,一年一度的第三個製作。

無疑地,《”你咪理,我愛你,死未!”》是一個翻譯的音樂劇,但梁祖堯的翻譯卻能做到幾乎難覓痕跡,王祖藍以原曲填上的粵語歌詞,更完全是香港色 彩,極有本土特色,感覺很地道的「創作」,在原有的音樂、歌詞及劇情規範下來填詞已不容易,要填寫的還是聲韻變化特別多的粵語,所存在的難度其實是較全新 創作更高。《”你咪理,我愛你,死未!”》,的歌詞能夠做到形神兼備,是「更難的創作」。

《”你咪理,我愛你,死未!”》是典型的現代都市男女兩性題材的音樂劇,以上下半場兩幕十九個不同場景、不同人物的小故事,刻劃了現代人在男女兩 性關係上的態度,各個故事相互之間在情節上沒有明顯的有機聯繫,但卻能讓觀眾感受到其中存在著的內在性關聯。而整個音樂劇的表現手法自序曲開始,便已讓觀 眾進入一個明顯地是染上了跨張色彩的世界,有時帶有自嘲,有時又有挖苦,還存在一些譏諷嘲弄,不時更讓觀眾看起來感到很「抵死」。

整個演出的四位演員,兩男兩女,風車草的三位創團幹事—邵美君、梁祖堯及湯駿業—再加上楊思敏,都能夠很充份地掌握得到這種跨張式手法,和其中存 在著的種種「抵死」元素,各人無論是演還是唱,都能做到百分百完全「訓身」投入,高能量的肢體舞蹈,結合富有動感的音樂,也就能爆發出一種戲劇性、音樂性 的生命力,再配合富有簡約而富想像力的舞台設計,跨張而富色彩性的服裝,和洽到好處的燈光,總之,就是能表現出那種在宣傳上所謂的「喪玩」效果。

一直以來,香港的音樂劇製作,演員的歌唱表現是最讓人缺乏信心的一環,《”你咪理,我愛你,死未!”》最突出的部份卻是在音樂部份。王祖藍所填的粵語歌詞,不僅全無翻譯痕跡,而且能掌握到粵語口語化的神韻,部份歌詞甚至還能押韻,做到生動活潑,明快流暢,富有時代活力,有些歌曲名稱和內容便都譯作 得很有粵語的神來之筆,如《單身漢,太缺貨!》、《寡佬心曲》、《乖仔乖女》、《佢Call 我!》、《由佢啦》,和劇名相同的主題歌曲等。同時,這次演出採用了現場音樂伴奏,由擔任音樂總監的劉宇軒和曾美茵同據於台上一角,分別演奏鋼琴和小提 琴,有很不錯的效果。(祇是未知是否亦能將兩位琴師拉到戲中去?效果未知又會否更佳?)

當然,現場音樂伴奏,對演員的歌唱要求來說便很不相同,會較採用預錄伴奏音樂作卡OK式演出有更大的空間發揮,但演員在歌唱上便要求要有更大的自 信心,這次四位演員在歌唱上便顯示出無比的自信心,首場演出(10月28日西灣河文娛中心劇場)在演和唱兩方面都能表演得很放,很衝,因而對觀眾的感染亦 很強,這從演出後現場觀眾的熱烈反應亦可以見出來。或許,這個劇中的部份內容,確實能觸及了香港觀眾的心靈,尤其是其中幾首歌曲,如《單身漢,太缺 貨!》、《在這一夜來愛我》、《完美婚姻》、《半娘等嫁》、《爸爸的搖籃曲》,《等待三重唱》,和《婚後探戈》等。

《”你咪理,我愛你,死未!”》還刻意地將劇中的場景全都搬到香港來,如尖沙咀海旁燈柱、銅鑼灣花園餐廳、華懋戲院、貝沙灣某豪宅、壁屋監獄、紅棉道婚姻註冊處、劍橋老人院食堂、永恆殯儀館某靈堂,這當然是有意要加強香港觀眾的代入感,實際上劇情的內容祇和場合性質有關,卻和地域關係不大;不過, 這畢竟仍是緊扣著西方社會生活下產生出來的音樂劇,雖然其中不少男女兩性存在的問題,都頗為普遍地存在於現代大都市生活中,而香港年青一代亦大多是在西方 式教育和文化下成長,但香港在道德觀念上,仍然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因此,劇中內容相信會「觸及」很多觀眾的心靈,但卻未見得便能「與香港人心靈緊 扣」,看來,這仍是要由根植於香港本土的原創劇作來完成風車草劇團的發展目的了。